1.本刊版权所有,未经同意或许可,任何单位或组织(包括个人)不得利用本刊图、文及过刊做各类出版物或传媒等宣传活动,违者必究。

2.本网站是《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杂志唯一的官方投稿系统,本刊从未与任何单位或组织(包括个人)开展业务合作,也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组织(包括个人)代理本刊的采编业务。本刊独立自主办刊,任何单位或组织(包括个人)发布代理本刊采编业务启事的行为均属欺诈。本刊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也请广大作者谨慎甄别,避免误投。

访问量:110074

研究论文

  • 不同海拔藏绵羊瘤胃微生物及宿主血清代谢组特征分析

    马斌;王磊;陈小伟;沙玉柱;陈倩玲;杨文鑫;黄薇;刘秀;

    为探究不同海拔的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及血清代谢组特征,本研究以分布在海拔高度为2 500 m(LA)、3 500 m(MA)和4 500 m(HA)的3.5岁、健康状况良好的藏绵羊母羊各6只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LC-MS/MS)对其瘤胃液和血清进行代谢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拔的藏绵羊群体中共鉴定出1 394个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其中果糖赖氨酸含量3 500 m组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海拔组(P<0.05),L-犬尿氨酸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减少(P<0.05)。通过KEGG功能注释分析发现,3 500 m与4 500 m组藏绵羊瘤胃微生物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中,其中3 500 m组的差异代谢物上调,主要富集在维生素B6代谢通路,4 500 m组的差异代谢物富集在嘧啶代谢通路。在不同海拔藏绵羊血清中共鉴定出3 582个代谢物,3 500 m和4 500 m组藏绵羊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外源性物质代谢等通路中。另外,在瘤胃液和血清中鉴定到274个共有代谢物,这些共有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相关通路中。综上所述,不同海拔藏绵羊的瘤胃微生物代谢物和血清代谢物在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代谢相关的通路中富集,可能参与了藏绵羊对高原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节。

    2025年04期 v.45;No.300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5K]
  • 荷斯坦牛X、Y精子转录组表达及差异基因特征研究

    王洁茹;张璐璐;牛鹏;黄飞;蒋守箐;李楠;高庆华;

    本研究旨在了解荷斯坦牛X、Y精子的转录组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遴选X、Y精子特征性抗原提供候选基因。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利用Illumina平台,对纯度为95%的荷斯坦牛X精子、Y精子进行测序。结果表明,X精子的特异表达基因为809个,Y精子的特异表达基因为1 939个,共同表达基因为645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途径富集分析,筛选出5个可能作为分离X、Y精子途径的候选基因(PRM1、PRAMEY、ITGA6、CD63、SCAMP1);对差异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发现表达趋势与转录组结果一致;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发现,SCAMP1基因主要聚集于精子头部和尾部前段,PRAMEY基因主要聚集于精子尾部。

    2025年04期 v.45;No.300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分子结构特性及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丁倓秋宇;马静;徐良成;蔡晓蕊;王茜;廖宇鹏;郭春华;史海涛;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青贮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分子结构及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为提升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设置对照组、乳酸菌组、有机酸组和丙酸钙组4个处理,分别对应添加蒸馏水、乳酸菌(1×108CFU/g)、有机酸(丙酸铵∶甲酸∶丙酸=9∶7∶1)和丙酸钙(0.3%),各组按1 mL/kg的比例均匀喷洒在原料表面进行青贮,每组6个重复。避光发酵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分子结构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有机酸组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丙酸钙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乳酸菌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丙酸钙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的可溶性粗蛋白质、非蛋白氮、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酸性洗涤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纤维和不可消化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乳酸菌组的氨、可溶性真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难溶性真蛋白质、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丙酸钙组和有机酸组(P<0.05)。有机酸组的非降解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有机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各处理组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有机酸组的酰胺区总峰面积、酰胺Ⅰ区峰面积和β-折叠峰高显著高于丙酸钙组和乳酸菌组(P<0.05)。丙酸钙组的总碳水化合物亚峰Ⅱ峰高、峰面积以及总峰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有机酸组(P<0.05)。(4)各处理组的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乳酸菌组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有机酸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丙酸钙组(P<0.05)。对照组的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乙酸含量显著高于乳酸菌和有机酸组(P<0.05)。(5)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分子结构参数与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有机酸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pH值,促进乳酸积累,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并提升干物质瘤胃降解率。

    2025年04期 v.45;No.300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 金霉素对大肠杆菌性羔羊腹泻的治疗效果评价

    龙玠文;郝锦臻;张乐怡;沈凌燕;曾紫茹;李子杰;沈祥广;孙永学;

    为评估羊源大肠杆菌对金霉素的敏感性及金霉素预混剂对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从广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集羔羊腹泻粪便样本,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金霉素与土霉素的敏感性试验。同时,通过建立羔羊人工感染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K99腹泻模型,将60只羔羊随机分为6组: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对照药物组(土霉素片,25 mg/kg BW)及受试药物(金霉素预混剂)低(12.5 mg/kg BW)、中(25 mg/kg BW)、高(50 mg/kg BW)剂量组,以临床症状、粪便性状评分、有效率及治愈率为指标,评价金霉素预混剂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从广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羊养殖场分离得到124株羔羊腹泻型大肠杆菌,三地分离株对金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4~16μg/mL之间,广东与内蒙古分离株对土霉素的MIC值主要集中在8~64μg/mL之间,河北分离株对土霉素的MIC值主要分布在32~128μg/mL之间。广东、河北、内蒙古等羊养殖场羔羊临床腹泻大肠杆菌对金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1%、39.5%、37.5%,对土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4.3%、42.1%、25.0%。(2)药效试验表明,受试药物中、高剂量组及对照药物组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的有效率亦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此外,各给药组的料肉比和平均增重均显著优于感染对照组(P<0.05),且给药14 d后肠道黏膜组织恢复良好。综上表明,金霉素预混剂以25 mg/kg BW(以金霉素计)每日1次连续给药5 d,对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025年04期 v.45;No.300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1K]
  • 黄芪药渣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金丽娜;蒋苏苏;何建文;敬淑燕;张慧君;

    本试验旨在探讨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日龄断奶、来源相似、体况相近的湖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黄芪药渣与全株玉米混合比例为0∶100、5∶95、10∶90和15∶85的青贮饲料(粗饲料),饲粮精粗比50∶50(干物质基础)。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后,每组每个重复选择1只羊屠宰(共计20只)。结果表明:饲喂混合青贮饲料有提高湖羊采食量的趋势。Ⅱ组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Ⅲ、Ⅳ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Ⅱ组最低,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能显著提高湖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GR值和眼肌面积(P<0.05),Ⅱ组的增幅最大。屠宰率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可促进湖羊肝、脾、肺、睾丸、瓣胃、皱胃的发育。Ⅳ组羊肉的黄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各组间肉色参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混合青贮饲料可显著提高羊肉的失水率(P<0.05),但对pH值、剪切力和熟肉率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可以促进其器官发育,对羊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以5∶95混合青贮饲料对湖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优。

    2025年04期 v.45;No.300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天华肉羊与湖羊杂交效果评价

    马友记;王新基;乐祥鹏;张越;刘占经;李发弟;

    本研究旨在评价天华肉羊与湖羊的杂交效果,为大规模推广天华肉羊新品种提供参考。选择天华肉羊与湖羊杂交一代(F_1)羔羊,测定体重(初生重、2月龄断奶重、3月龄重和6月龄重)、体尺(2月龄、3月龄和6月龄)、6月龄屠宰性能与羊肉品质等,并从3种非线性模型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中筛选最适生长曲线模型。结果表明,F_1公羔与湖羊公羔、F_1母羔与湖羊母羔初生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F_1公羔、母羔的断奶重、3月龄重和6月龄重均显著增加(P<0.05)。断奶时,F_1公羔、母羔的胸围与湖羊相比显著增高(P<0.05),F_1母羔的管围显著高于湖羊母羔(P<0.05),其余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月龄时,除F_1公羔与湖羊公羊的体长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体尺指标F_1均显著高于湖羊(P<0.05);6月龄时,除F_1公羔与湖羊公羔的体长外,其余体尺指标F_1羔羊显著高于湖羊(P<0.05)。F_1公羔6月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均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屠宰率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GR值显著低于母羔(P<0.05);F_1公羔的器官重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羔(P<0.05或P<0.01);F_1公羔肉的pH_(24h)值和失水率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和熟肉率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F_1公羔肌肉中的脂肪、水分和胶原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盐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肌肉质构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3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Gompertz模型的拟合曲线与实际生长曲线趋于吻合,公、母羊模型表达式分别为W=57.493e~(-2.670×exp(-0.455t))和W=47.960e~(-2.556×exp(-0.457t))。综上说明,天华肉羊与湖羊的杂交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性能和羊肉品质优,Gompertz模型是理想生长曲线模型。

    2025年04期 v.45;No.300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 施氮量对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产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许留兴;何明珠;孙婷;张小龙;蒙元燕;武丹;胡冬;

    氮肥是青贮玉米的重要肥料,但施氮量如何通过调控青贮玉米的生理性状和化学特性来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施氮量(尿素)和生育期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叶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水平施氮量(0 kg N/hm~2,N0;160 kg N/hm~2,N160;240 kg N/hm~2,N240;320 kg N/hm~2,N320),于苗期施用60%氮肥(基肥)和拔节期施用40%氮肥(追肥),在开花期和蜡熟期采集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趋于增加(P>0.05)。蜡熟期的干物质产量比开花期高70.2%(P<0.05)。在两个生育期中,无论是全叶还是叶内,N320处理的霉菌数量都最高。与开花期相比,蜡熟期叶内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82 lg cfu/g FW(鲜重)和1.36 lg cfu/g FW(P<0.05),霉菌的数量增加了0.71 lg cfu/g FW(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了50%以上(P<0.05)。在不同生育期和施氮量中,叶内好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数量均比全叶减少了40%~60%(P<0.05)。当仅考虑施肥成本、青贮玉米产量和青贮发酵品质的潜在需求时,建议在青贮玉米种植中采用160 kg/hm~2的施氮量,并在蜡熟期收获。

    2025年04期 v.45;No.300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 纳米硅肥对燕麦抗倒伏性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张万祥;耿小丽;武慧娟;付萍;

    本研究旨在探索纳米硅肥对燕麦抗倒伏性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确定纳米硅肥在燕麦种子生产中合理的施用剂量。试验通过对分蘖期燕麦叶面喷施0(CK)、0.6(A_1处理)、0.9(A_2处理)、1.2 g/L(A_3处理)浓度的纳米硅肥,研究了不同硅肥水平下燕麦生长发育、抗倒伏性、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硅肥对燕麦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有促进作用。在营养生长方面,A_1、A_2和A_3处理的株高分别比CK高7.74%、11.30%和7.94%(P<0.05);A_1和A_2处理的茎粗分别比CK增加18.09%和12.96%(P<0.05);A_1和A_2处理的有效分蘖数分别比CK增加30.44%和20.65%(P<0.05)。在种子产量相关性状方面,硅肥明显改善了穗部结构,A_2处理的主穗长度较CK增长了11.00%(P<0.05);A_1和A_2处理的主穗小穗数分别较CK增加了20.03%和18.51%(P<0.05);A_1和A_2处理的主穗种子数分别较CK增长了41.05%和45.05%(P<0.05);A_1处理的二级穗种子数较CK增长了30.43%(P<0.05);A_1和A_2处理的主穗粒重分别较CK提高了29.54%和36.71%(P<0.05);A_1和A_2处理的二级穗粒重分别较CK提高了30.29%和49.84%(P<0.05)。在种子产量方面,纳米硅肥明显提高了种子产量,A_1、A_2和A_3处理的种子产量依次为3 952.51、3 810.95和3 326.98 kg/hm~2,A_1和A_2处理分别较CK提高了21.33%和16.98%(P<0.05);A_1、A_2和A_3处理的种子千粒重分别较CK提高了24.74%(P<0.05)、13.22%(P>0.05)和12.78%(P>0.05)。此外,硅肥施用还显著增强了燕麦的抗倒伏能力,A_1、A_2、A_3处理的抗倒伏指数分别较CK提高了7.90%、27.63%和21.05%(P<0.05)。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0.6 g/L纳米硅肥是燕麦种子生产较为理想的施肥方案。

    2025年04期 v.45;No.300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6K]
  • 淫羊藿苷对奶山羊瘤胃上皮屏障结构及菌群的影响

    王建伟;赵芳娥;陈娜;王硕;张馨戈;徐永平;刘腾飞;武永杰;陈鸿;

    本研究旨在探究奶山羊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瘤胃上皮屏障结构及瘤胃液菌群的影响,为ICA作为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选取体重38.95 kg±3.24 kg的12只奶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50 mg/kg的ICA,饲喂90 d,其中预试期10 d。分别于试验第0、10、20、40、60和80天采集血液样品并进行血常规分析,试验末期屠宰奶山羊,并分别采集瘤胃腹囊上皮组织和瘤胃液样品用于后续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山羊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饲喂60 d后,试验组奶山羊血液中的红细胞总数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山羊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饲喂60 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总胆汁酸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给奶山羊饲喂ICA后对瘤胃乳头的高度和宽度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增加瘤胃壁的厚度,且能够显著上调瘤胃上皮中紧密连接相关基因Occludin、ZO-1、Claudin-1、Claudin-4和Claudin-7的表达水平(P<0.05)。对照组测序共产生1 350个OTU(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中共有471个,特有879个;而试验组产生2 605个OTU,特有2 134个;试验组的辛普森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lpha多样性其余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两组奶山羊瘤胃液菌群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山羊的瘤胃拟杆菌门显著升高(P<0.05),而放线菌门显著下降(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欧陆森氏菌属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有益菌理研菌科_RC9肠群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PICRUSt2对微生物群落功能的预测发现,试验组奶山羊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萜类和多酮类代谢相关的菌群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奶山羊日粮中添加中草药ICA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瘤胃上皮的屏障结构,提高有益菌理研菌科_RC9肠群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

    2025年04期 v.45;No.300 6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5K]

综述与专论

  • 内蒙古草原发展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钱政成;宋向阳;撒多文;王一杰;郭宇;运向军;

    草原作为广泛分布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产业和经济社会功能。为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文章全面系统分析了内蒙古草原近10年在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发展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现状与取得的成效。发现内蒙古草原目前存在草地资源压力较大,人-草-畜矛盾突出;草种业发展滞后,供需矛盾尖锐;饲草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低,自然基础条件不足;牧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与困境。最后提出了加快经济生产转型升级,多措并举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并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加强草种繁育体系建设,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解决途径。

    2025年04期 v.45;No.300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 小反刍动物捻转血矛线虫病疫苗防控研究进展

    李永光;林涛;盖文燕;黄娇娇;

    捻转血矛线虫是绵羊和山羊中致病性最强的吸血线虫,给小反刍动物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化学驱虫药的不当使用导致其耐药性增加,而疫苗则成为防控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最主要的替代药物。本文总结了捻转血矛线虫病天然抗原疫苗、重组抗原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和纳米疫苗的优缺点和研发情况,并对它们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系统对比和评价,以期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疫苗研发提供借鉴。

    2025年04期 v.45;No.300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circRNA调控畜禽脂肪沉积的研究进展

    冉祥淼;周海洋;孙乐凡;陈彦君;戢爽;

    脂肪沉积是动物脂代谢的重要生物学过程,探寻其调控机制对改善肉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是一种新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核糖核酸(ncRNA),具有独特的共价闭合环结构,由外显子和/或内含子组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ircRNA在脂肪沉积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circRNA的生物学特性、调控机制及其在畜禽脂肪沉积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理解脂肪生理活动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5;No.300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研究简报

  • 多浪羊ESR1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杨旻奇;黄巧艳;韩笑;伍柏仰;乌兰·合得尔;邢凤;

    为了揭示ESR1基因多态性与多浪羊产羔性状的关系,探究其对多浪羊产羔性状的作用,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ESR1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4中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对这2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并与多浪羊产羔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浪羊单羔群体中,g.75378892 A>T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频率为0.64;g. 75521224 T>A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T,基因频率为0.66。在多浪羊多羔群体中,g.75378892 A>T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频率为0.62;g.75521224 T>A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为T,基因频率为0.64。g.75378892A>T位点的突变为错义突变,由异亮氨酸(Ile)突变为苯丙氨酸(Phe)。g.75378892 A>T位点和g.75521224 T>A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多浪羊ESR1基因g.75378892A>T突变位点的AT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75521224 T>A突变位点的AT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和TT基因型个体(P<0.05)。由此推断,ESR1基因可以作为多浪羊多羔性状的候选基因。

    2025年04期 v.45;No.300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丽江高海拔地区11个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评价

    赵庭辉;刘昀;张美艳;李庆华;木永君;赵蔚婧;朱新强;王晓力;

    为筛选适宜云南丽江高海拔地区秋季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在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引入陇燕1号、梦龙、伽利略等11个饲用燕麦品种(系),通过生产性能鉴定、营养品质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燕麦品种(系)乳熟期的饲草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梦龙燕麦的鲜草产量最高,为73.6 t/hm~2,其次陇燕2号、白燕7号的鲜草产量也较高,三者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梦龙和陇燕2号的干草产量分别为23.41 t/hm~2和23.23 t/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陇燕4号、陇燕2号、梦龙、本地燕麦、478、白燕7号和409燕麦的全株粗蛋白含量较高,在7.46%~8.88%之间,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P<0.05)。从相对饲喂价值(RFV)来看,本地燕麦的RFV最高,为134.33,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燕麦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结果表明,本地燕麦、陇燕2号、梦龙和陇燕4号4个品种(资源)表现优秀,适宜在丽江地区推广种植。

    2025年04期 v.45;No.300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黄芪多糖不同添加水平对藏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妍妍;景建武;李光梅;李万栋;闫瑾;鲍玉林;侯治邦;杨军;扎西当周;

    为科学评价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藏羔羊的饲喂效果,选择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75日龄藏羊母羔120只,随机分成C、AL、AM和AH 4组,每组30只,C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L、AM和AH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和0.5%的黄芪多糖,预饲期10 d,正试期90 d。测定羔羊增重、屠宰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表明,AL、AM和AH组藏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M组的日增重最高,为168.18 g;AL、AM和AH组羊血清中3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羔羊的屠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AM组羔羊的屠宰率最高,为44.10%;3个试验组羔羊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藏羊母羔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其日增重、屠宰率和免疫能力,其中以添加0.3%黄芪多糖的效果最好。

    2025年04期 v.45;No.300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下载本期数据